|
峨眉武术发展史峨眉武术沿革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与昆仑邛崃一脉相连。《山海经》中所说皇人、中皇、西皇就是今天的大峨山、二峨山和三峨山,清代又增添了四峨山。大峨山即今之峨眉山,古称“震旦*山”。 关于峨眉派武术历史沿革,与少林和武当派有所区别,少林派相传是南北朝时期来华的古印度高僧中国禅宗始祖达摩传授的;武当派是由明初道家张三丰创始。峨眉派的始创则远远早于两派,根据现有史料研究后认为,峨眉武术孕育时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成型于春秋的战国,以白猿祖师(司徒玄空)的“峨眉通臂拳”为历史依据。关于峨眉武术的地域定义,史学界尚有争议:从广义上认为,峨眉武术形成于峨眉山,故以峨眉而得名,流传于巴蜀(西南大部)地域范围内的武术各流派由于相近的地理环境和相通人文自然,所形成的风格和特征非常相近相通,均以“峨眉派武术”相称,形成为以峨眉山为主的一大地域性武术派系--峨眉派。 关于峨眉派武术的理论划分,应该客观公正,必须以史为鉴。从理论上讲,峨眉派武术是在武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武术则来源于武艺等形式,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因素的制约。所以,峨眉武术在孕育期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根深蒂固的巴蜀神巫文化影响,在形成期间益于道家养生行气之术和佛门内外兼修之精髓 ,在发展中受到楚越文化、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的熏陶,是数千年来巴蜀各民族的智慧和结晶。 源起 一、峨眉武术源起在上古: 关于峨眉武术的起源,是武学界一直关心的议题,目前把成型期统一为春秋时期的战国,是非常客观公正的,已被广大武术爱好者和武术学者所接受。正因为峨眉武术源起于广袤的古巴蜀地区,孕育成型于春秋战国,那么峨眉武术孕育时间应溯源到上古,这是个没有统一文字的社会,还没有“武术“这个称谓。 众所周知,上古时期巴蜀先人信奉神灵,信崇尚养生之术,神巫文化是生存所需的信仰,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能够成仙升天。《庄子、刻意》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之所好也。”文中所指的彭祖,就是传说中活了八百八十寿的川西地区雅砻江人——篯铿,篯铿是彭祖的原名,系高阳帝颛顼的玄孙,祝融吴回的孙子、陆终氏之三子,是一位功高日月的养身专家和实践家。传说彭祖自尧帝起,历经夏、商、周,后被道教奉为仙真。彭祖所创立的导引术、膳食术、房中术是中华养身术的瑰宝,润泽后世。 《华阳国志·序志》载:“彭祖本生蜀,为殷太史”, 蜀就是我们现在的川渝。殷王为了长生不老,礼请彭祖到朝中任大夫,彭祖发现殷王生性残暴,不愿授其长寿之术,殷王于是恼羞成怒,但又找不到彭祖什么过错。殷王正感无奈,遇“邳”方作乱,于是派没有武功的彭祖前去平乱,目的是借此将其置于死地。彭祖在临危受命中想起“帝乃敷文德,午干羽于俩阶,七旬,有苗格”的典故(见《尚书·大禹谟》)。那是在记舜时,有三苗兴兵,舜命禹带兵进行讨伐,经多次交战不分胜负,禹便息兵练武,七十天后再战,终于摄服三苗的故事。彭祖于是派人找到当年的将士后裔,向禹兵学习讨教其术,将其搏杀技能和当时川东地区的巫术融入到“内养外壮术”中,殷兵的战斗力陡然猛增,*终打败了力能折凹(即空手能打死野牛)的“邳”方诸侯,在历史上留下了“彭伯克邳”的佳话。 正因如此,禹的搏杀术与彭祖内修术的结合,在“内外双修”和“刚柔并济”中,不自觉地显现了“武术”雏形,为“武术”的孕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孕育 二、峨眉武术孕育在春秋: 2006年,山东大学考古系在三峡库区开县渠口镇余家坝考古中,发现一处罕见的特大型战国墓葬群,每墓有七、八件戈、矛、剑、钺等青铜兵器出土。青铜兵器上的纹饰符号,以武艺表现形式的图腾极为丰富,文饰精美。成都羊子山出土的汉画像砖上的“舞剑图”、“剑戟对战图”;川南珙县焚人悬棺周围彩绘图“击剑图”和风箱崖夔人悬棺墓中的青铜剑、矛、钺、戈、刀、箭簇;峨眉山符溪镇土坑墓出土的青铜兵器等等,足以证明巴蜀先民是一个崇尚武艺、能征惯战的勇敢民族。 《华阳国志》之《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 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这里的歌舞即指“巴渝舞” 应为武术套路的前世。 巴蜀先民善以“喜则相戏,怒则相斗”, 把与野兽相搏和征战中所获得的搏杀技巧用 “舞”形加以彰显。在古巴蜀地区除了这种典型的巴渝舞外,还有很多以“舞”“戏”形式出现的“武术”雏形,如“剑器舞”“斗牛戏”“角抵戏”“跳剑戏”“板盾舞” “傩舞”等。这些带有神巫文化烙印的“戏”“舞”来源于生活,富有表现情趣,利于传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客观上为“武术”的孕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形成 三、峨眉武术形成于战国: 峨眉山曾是道家的“洞中福地”,《魏书释老志》载:“道家之源,出于老子。……授轩辕于峨眉,教帝喾于牧德。” 受神巫文化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有不少文人方士为修练成仙而隐居深山,千里迢迢来到峨眉。有武士司徒玄空,号动灵子,耕食于峨眉山中,与灵猴朝夕,模仿其动作,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拳术——“峨眉通臂拳”。 据东晋《搜神记》卷十二记载:蜀中西南高山之上,有物与猴相类,长七尺,能作人行,善走逐人,名曰“猴国”,亦名“马化”和“攫猿”。因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徒众尊称为“白猿祖师”。 《中国武术史》载“战国白猿,姓白名士口,字衣三,号动灵子。”《四川武术大全》称 “通臂拳为战国时期由白猿公所创(白猿公姓白名士口,字衣三,道号洞灵子,即四川的司徒玄空。司徒年迈时人称白猿道人,在峨眉山授徒甚众)。”《峨眉山县志》又载:“战国时期,‘白猿公’ 司徒玄空(姓白名士口,字衣三,道号洞灵子)创峨眉通臂拳,猿公剑法传世。”“峨眉通臂拳”的闻世,对峨眉派武术形成的理论依据具有划时代意义。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列传第九》有“女侠越女应越王勾践之召赴朝廷途中,持剑与自称‘袁公’ 的老翁以竹过招, 袁公飞身上树,变为白猿 ”的记载。以上记载为峨眉派武术的根源提供了更有力的佐证,“白猿”之名在史志中被泛泛提及,这在武学史上实属罕见。明代爱国将领,右佥都御史唐顺之(1507-1560,嘉靖会试*名),曾观峨眉道人练拳,写下了著名的《峨眉道人拳歌》(见《荆川先生文集》卷二),文中曰:“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山中白猿授” ,这与“白猿祖师” 的描述完全一致。所以司徒玄空(白猿祖师)被尊崇为峨眉派武术的祖师,实属当之无愧,这一观点得到了广大武学界的普遍认同。 《后汉书、南蛮传》载:“阆中有渝水,其人居多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俗喜歌舞,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 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后来,汉武帝承袭祖业,北伐匈奴,南征鸥越,纵横大漠,常以巴渝舞来耀兵于万国使节,迫使桀骜不顺的草原游牧臣服纳贡。盛行古巴蜀地区的“戏舞”为峨眉武术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南北朝时期,东魏孝静帝的镇南将军林淡然晚年隐居峨眉山中峰寺,法号太空,将搏杀格斗术融入到武术中。当时有一些身怀绝技的武士来到峨眉山修炼习武,据明人方汝浩辑《禅真逸史》载,北朝东魏孝静帝年间(534-549),武将林时茂(491-618)来到峨眉山中峰岭修练等等。唐代峨眉山田道士和彭道士在巴蜀“舞”“戏”的基础上创编的“元鹤舞”和“玄鹤舞”,进一步证明了峨眉武术正逐渐走向成熟。 成熟 四、峨眉武术成熟在南宋: 《华严经》《楞严经》则把峨眉山喻为“光明山”和“普贤道场”。到了两宋,是峨眉山佛教的兴旺时期,确立了普贤道场地位,峨眉武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峨眉武术发展中另一个关键人物是南宋建炎元年(1127)金顶高僧白云禅师,他所创编的《峨眉十二庄》, 较完整地体现了桩技一体,实战与养生并重的峨眉武术。 《峨眉十二庄》的出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为峨眉武术内修外练、刚柔并济、庄技一体、形神和一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功效,成为峨眉武术发展成熟的里程碑。 白云禅师原系一道士,在峨眉山归依佛门。他根据道家“内养练丹术”和“导引吐纳法”,结合佛门的“动静气功功法”, 再以人体阴阳虚实脏腑盛衰机理,创编出一种融“庄”“技”为一体、合“身”“心”为一炉的“峨眉临济气功”,后人称之为《峨眉十二庄》。《峨眉十二庄》中所讲的擒拿封闭、背锁刁揉、钩弹针踢、吞吐浮沉等要诀,直到今天仍然是峨眉拳系中各分支流派的传世秘诀。如《峨眉十二桩》中《拿云庄、旋风庄合诀》中的:“粑粘联钩搭、套托随绷挤”八种技击诀法,“粑粘”是听劲分经的基础,钩搭是分筋错骨擒拿手法的运用,“套托”是得势进身的前提,“绷挤”是借力发劲,将对方发放出去等手段,是峨眉武术中重要的技击指导原则。 另外,历史上南北文化在巴蜀地区的融合,对峨眉武术所带来的影响应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公元前329年,秦王(惠文)派大将司马错率军伐巴灭蜀,废除奴隶制,改巴蜀二国为巴郡和蜀郡,实施了多次“移秦民万家实之”,楚越文化、中原文化随之袭来,与巴蜀文化形成了历史上*次大融合。公元221年,刘备、关羽、张飞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中原文化不可避免再次影响巴蜀地区。两次南北文化的碰撞,促进了巴蜀地区的文化多元性,其产生的作用不可小觐。 总之,《峨眉十二庄》的横空出世,在理论上巩固了峨眉武术的历史地位,是峨眉武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盛世 五、峨眉武术盛世在明清: 明末清初是峨眉武术的成熟发展期。峨眉武术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南北文化融合的洗礼,受到唐武则天武举制、元选仕制、明清武举制、历代打擂比武制和民间武术门派影响,吸收了夏商时期彭祖的“养生长寿功” ,商周年代的“巴渝午”,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气功著述《苏沈良方》之精髓;历经了北宋青城山茶农王小波、李顺建立大蜀农民政权,元代明玉珍在四川建立大夏政权的战争洗礼;见证了张献忠(1606-1646)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清代白莲教义军入川等等。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信仰佛教,崇拜普贤菩萨,积极支持峨眉山的佛教发展,曾亲题诗句赐予峨眉山高僧宝昙,蜀献王朱椿也效其父题诗赠峨眉山广济和尚。帝王的赏赐极大地提高了峨眉山佛教地位和声誉,山中大兴土木,百业兴盛。佛教的兴旺为峨眉武术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不断发扬光大。使根植于普贤道场的峨眉武术已成为流传*广、影响巨大的地域性大拳种,鼎立中华的三大武术流派之一。 这一时期,峨眉武术注重强调“功”与“技”,“内”与“外”的结合,所谓“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登峰难上难”,“打拳不装桶子,(内功)必定是个空子(门外汉)”。如明代著名爱国将领右佥都御史唐顺之,在观峨眉道人练拳后印象深刻,于是写下了著名的《峨眉道人拳歌》(见《荆川先生文集》卷二),该歌形象地描述了峨眉道人精湛的拳武:其硬功一顿足则“崖石迸裂惊沙走”;其武技“拙里藏机人莫究”;其盘功柔术“百折连腰尽无骨”;其灵活“一撒通身皆是手”;其内功修为“余奇未竞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从起势到收势,变化莫测。把峨眉武术注重庄技一体和内修外练、后发先至的技巧表现得淋漓尽致。《峨眉道人拳歌》虽寥寥30句,是现今古代颂扬峨眉派武术*而完整的诗篇。 据《粤海武林春秋》载:“明末峨眉山金钩禅师李胡子,性情豪爽,精善拳法,创大小罗汉拳,虎鹤双斗拳以及单刀和左把棍,云游各地传徒授艺,后到广东传徒王隐林,王再传于民间。后人因其拳艺勇猛刚健,大桩长手,击法清脆,开合显明,步高势烈,朴实力沉,风格豪放,取名‘侠拳’。” 明代大型兵书《武备志》载:“程真如,字冲斗,四川新都县人,曾在峨眉山普恩禅师门下学得峨眉枪法。” 《清人述异》曰:“明遗民陆浮庭先生精通武艺,其所擅长梅花枪法为蜀中峨眉高僧所传。”清初技击家吴殳所著《手臂录》有:“西蜀峨眉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异人授以抢法,抢法中包括治心,……攻守,审势……破诸器……”等篇。 总之,到了明末清初,峨眉派拳术和气功有了很大的发展。除此之外,峨眉派武术的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和技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到峨眉山拜师学武者接踵而来,自立门户的不在其数。晚清湛然法师所著的《拳乘》(残本)开篇有:“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风义满江湖”记述,所谓“一树”就指峨眉山。“五花”指的是灌县的青城、丰都县的青牛、通江县的铁佛,以及开县的黄陵和涪陵县的点易等五个袍哥的堂口。“八叶”是指“四川武术”当时影响面*广,传人*多的“僧、岳、赵、杜、洪、会、字、化”八大武术门派。当时,除这八大门派之外,还有不少其它门派和自己的掌门人,有的甚至流传到海外,均以峨眉派武术自居。 如明嘉靖年间由峨眉山碧云、静云两位法师传授下来的“八盘掌”,后经河北文安县董海川在清嘉庆末年来川苦心习练,又取游历江南时所学的拳术精华,历经八年创编成了《八卦掌》,早在国内外流传。相传峨眉山万年寺一道长,在深山观察群猴互斗及蛇兽相搏之态,把猴的机灵和蛇的柔猛融入拳中,创编出“火龙滚”“四平拳”等拳术,因万年寺楹联中的黄林二字,遂取名为“黄林派”。清末仙峰寺太空法师、神灯长老和九老洞清虚道人,共同创编了一种吸内外家之长的拳术,因太空法师常在子午二时禅修,故称“子午门”。“侠家拳”是侠客李胡子从峨眉山学去的,“白眉拳”是峨眉山白眉道人所创,此二拳现流传于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此外,不少从*各地流入巴蜀的拳派,在与峨眉武术多年的切磋中逐渐被同化,慢慢也演变成为峨眉派拳系中的一员,极大地丰富了峨眉武术的武学内涵。 目前,有的武术学者甚至提出正宗峨眉派武术发源地为川西一带的黄林门、峨眉山本土拳种和内江资中的盘破门,虽仅一家之言,但这些观点充分表达了对峨眉武术的关心和重视。 弘扬 六、峨眉武术弘扬于当代 关于峨眉派武术的史料,略显零星而分散,很难搜集如愿。由于三大派武术发展都与佛道有着密切关联,使之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内涵。清末以后,由于洋枪洋炮的输入,武术的御敌功能不再具有广泛意义,三大派武术渐渐势微,但仍有许多民间武林人士为了强身健体而习武,峨眉山就有不少僧人坚持了下来。有些明清时期创编的拳术或其套路,往往托名于唐宋或更早的武林高手,有的已无据考证,所以变得更加扑溯迷离。不过,从以上收集到的有限资料中,我们已经感受到博大精深的峨眉派武术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武林人士的发扬,以及道家和佛门的光大,才使其枝繁叶茂、源远流长。 1983年,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为抢救、挖掘和弘扬峨眉派武术,征集到许多武术史料,采访了巴蜀境内数千名60岁以上的老拳师,对他们的技法进行录像,收集到了68个门派、1368种徒手、器械、对练套路、练功方法和技击项目,比同期收集到的少林派武术250多种更为丰富。当代峨眉派著名武僧海灯(1902-1989)法师、峨眉山万年寺通永(19 -2010)长老等曾设馆招徒授艺,培养了不少武林弟子。 欣逢盛世,正本清源。2010年4月26日,“峨眉武术联合总会”成立大会在四川峨眉山大佛禅院隆重举行。依托天下峨眉, 把大佛禅院作为传承、弘扬、发展峨眉派武术的基地,建立峨眉武术宗祠,兴办武术学校,为天下峨眉武术爱好者建立一个研究、习练峨眉武术的平台,认祖归宗的福地。 结语 峨眉武术内修外练、刚柔并济、庄技一体、形神和一,特点显著:要求出手指掌当先,身法柔灵步为先,五峰六肘活为先;技击上讲究擒拿封闭,背锁刁揉,钩弹针踢,吞吐浮沉,后发先致;实战中要求粑粘联钩搭、套托随绷挤,有着明显的特征。目前,峨眉武术在追求搏击的基础上,十分注重吸收佛家长寿养生之术,将其发扬光大。 从以上峨眉武术发展史(简介)中不难看出,峨眉武术是一种起源*早,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地域性武术大派系,蕴藏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数千年来巴蜀各民族的智慧,整合了佛门道家的武艺精髓,希望广大武术爱好者在习炼峨眉武术中获得养生之功,享受健康快乐生活。 |